高考不再是“獨木舟”,出國留學漸成氣候
來源:魯南網 編輯:周磊 發布時間:2019-06-11 17:15
高考過后,下一步的求學路該怎樣規劃成為不少臨沂考生和家長要面臨的問題。不少考生和家長都抱有較為開放的心態,即使對高考成績不滿意,很多人也可通過其他選擇來實現夢想。
近日,記者調查發現,在大多數考生和家長看來,高考已不再是“獨木舟”。 隨著家庭經濟情況的提升以及越來越多國外高校承認高考成績,出國已經從很多家長和考生的另一種選擇。
咨詢和申請留學的人數大幅增加
有學生高考前就收到0ffer
“孩子感覺數學和理綜都發揮的不太好,自己估分也不理想。我們想還是做兩手準備,如果成績讀不了211或者985院校,還是會考慮讓他出國留學。”一位蘭山區考生家長孫女士說。
孫女士告訴記者,出國留學并不是一時沖動,早在3年前就和丈夫達成了一致意見。孫女士告訴記者,自己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平臺,開闊孩子的視野。
記者在調查中發現,高考后出國留學已經不再是高考考生的“退路”,很多時候已經成為一種“出路”,甚至有的考生在高考前就已經收到了英國兩所大學的offer。
今年夏季高考期間,臨沂各大考點不少留學機構趁機分發廣告,還有留學機構宣稱不需要雅思、托?荚嚦煽兗纯缮暾埑鰢。耗時短、成本低,且與就業、移民緊密結合的一些留學服務宣傳吸引了不少家長咨詢。
有的留學機構表示,今年高考后,“突擊”辦理留學咨詢和申請的考生人數大幅增加,比往年要高出兩成。除了少部分考前就準備“雙向選擇”的學生外,絕大部分都是考后才臨時動了出國留學的念頭。
高考后申請出國有多個途徑
每年學費在1.5萬至8萬元不等
近年來,國外高校對中國學生的接納度越來越高,澳大利亞、英國等不少國家的不少高校早在多年前就認可了中國的高考成績。教育部今年3月份曾經發布一組數據,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66.21萬人,其中絕大多數為自費留學;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,2018年度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.37萬人。
數據的背后,是中國家長對于留學越來越開放、包容的心態。記者梳理發現,考生想在高考后出國留學有多種方式可以選擇。最常見的一種是參加國內聯合辦學項目,在國內讀完一部分課程后銜接國外大學課程,也就是1+3或2+2課程,近年來在國內火熱的寧波諾丁漢大學、西交利物浦大學等都是此類項目。
在分數錄取上,大多數高校的中外合作項目比本校的錄取線要低一些,具體情況因學校不同而有差異。其中,預錄取分數低相對應的是高昂的學費,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比較高,記者查詢發現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每年學費在1.5萬至8萬元不等,2018年寧波諾丁漢大學每年學費9萬,西交利物浦大學每年學費8.8萬。
是否適合留學因人而異
最好提前一兩年準備
到底什么樣的學生更適合出國留學?記者咨詢了多所出國留學機構。不少留學機構表示,選擇留學還是繼續在國內就讀,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、本人意愿以及家庭經濟實力,切忌盲目跟風,更不能由家長一手包辦。
“一般來說,如果學生的成績不錯,在國內能夠上一本,現階段沒有留學意愿,那么可以在國內讀完本科課程后,再考慮出國留學讀研究生。”一位留學機構負責人趙鵬告訴記者。
趙鵬認為,如果本來成績很好,可以進入國內頂尖名校,但是高考發揮失常,又不甘心上其他大學,那么除了復讀以外,還可以利用這一年的時間來準備留學申請,第二年就可進入國外名牌大學。而對于成績一般,但是綜合素質能力較強,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學生來說,只要家庭經濟條件允許,還是建議他們出國留學,國外大學對學生 “個性”與能力的重視會讓這部分學生有更大發展空間。
“出國留學至少要提前一兩年準備,像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的開學時間主要是9月,還有部分學校是1月,這就需要提前一年準備語言和簽證。”趙鵬說,如果是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而申請出國讀書,很多時候是不能申請到好學校的。除非繼續深造,否則含金量并不高。
臨報融媒記者 徐文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