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發水、生姜擦發、黑芝麻、植發⋯⋯有統計顯示,“脫發”已成為90后熱搜詞之一,受脫發困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。年輕人的“禿如其來”,以及人們的消費升級、職場競爭和美容意識的覺醒,無疑都讓植發市場有了井噴式的發展。
根據衛健委和《中國人頭皮健康白皮書》發布的數據顯示,中國受脫發問題困擾的人約有2.5億,到2020年,整個養發及相關產業的規模將有望超過400億元。近日,記者走訪臨沂市場發現,植發市場不斷擴大,而面對動輒上萬的植發花費,不少年輕人也愿意“一擲千金”。
現象:
脫發人群年齡下沉
90后加入脫發“主力軍”
“只要輕輕一褥,頭發就馬上掉下來一小把。”今年28歲的劉斌(化名)苦惱地說,他告訴記者,他在蘭山區一保險公司做業務員,參加工作5年,隨著業務和職務的上升,他的發量也不斷減少,現在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。
“上學的時候很濃密,現在發際線嚴重后退不說,頭頂發量也變得越來越稀疏,不熟悉的人見到我,都誤以為我快40歲了。”劉斌吐槽道。
在使用過各種生發水、偏方仍無法奏效后,劉斌將希望投注到了植發技術上。“找了市區一知名整形醫院了解了一下,醫生診斷了一下,屬于脂溢性脫發,根據漢密爾頓分型,已經到了3級,再不重視,可能很快就變成‘地中海’。”
同樣有脫發困擾的90后市民高女士表示,脫發、禿頭是她經常和朋友聊的話題,她本身就是大額頭,發際線較高,工作以后,脫發越來越嚴重,發際線又后退了近1cm。“吃過黑芝麻、黑豆,用過生發水,但是都收效甚微,近期打算去整形醫院咨詢一下植發。”
根據衛健委發布的脫發人群調查顯示,我國脫發人群呈直線上升趨勢,已經超過2.5億,平均6個人中就有1位出現脫發的情況,而這其中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占據著較大比例。
“今年接診的脫發病人較往年增長了20%左右,而其中80后、90后占到一半,每月植發手術就得十多臺。”通達路上一整形醫院工作人員說。
市場:
植發按毛囊算
植一次發至少上萬元
脫發焦慮的人群不斷擴大且年輕化的同時,植發市場也在不斷擴大。
21日,記者走訪市區多家植發機構、整形醫院發現,目前切頭皮條(FUT)與點狀提取毛囊單位(FUE)是全球植發市場兩大技術主流,FUT技術采用切取頭皮皮瓣的方式提取毛囊,提取毛囊后需在毛囊提取部位用針縫合傷口,術后會留疤。FUE技術是通過一種精密器械從植發者供體區直接提取毛囊的植發技術,一般是從后枕部移植至脫發區,主打無痕效果。
“我們這邊是采用FUE技術,植發價格同毛囊的單位有關,目前每個毛囊價位從15元到25元不等。脫發情況較輕的一般提取1000-2000個毛囊,較為嚴重的提取3000-4000個毛囊。如果采用加密無痕技術,毛囊單個提取費用更高。”蘭山區孝河路與濟南路交會處附近一整形醫院工作人員說。
“按株收費,每株大約15元到50元不等,每個人的脫發情況不同,最終的手術價格需要醫生診斷后才能確定,一般都得在一萬元以上。”祊河路與府右路交會處附近一家植發機構的咨詢師告訴記者。
“我們都是外聘的知名專家,植發以后能自己生長,成活率保證在70%以上,每株最低20元,具體需要多少株需要看個人脫發情況,一般提取都在1000株以上。”通達路上一家整形醫院工作人員說。
市民:
有人花上萬元植發
也有人選擇剃光頭
植發費用動輒上萬,你愿意為植發花錢嗎?記者在調查中發現,愿意花費一大筆錢專門去植發的人不在少數,家住河東區的趙波就是其中一個。今年年初,因脫發導致發際線后移的趙波花費了4萬元在北城新區一家醫療美容會所做了植發手術。從事教師工作的趙波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按照他一個月約4500元的收入,4萬元的植發費用花費掉了他將近9個月的工資。趙波告訴記者,雖然近4萬元的花費給他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,但現在面對“長勢喜人”的發際線,他覺得這筆錢花得很值。
家住經開區的孫先生今年33歲,前幾年因為工作壓力大、生活不規律等原因,額角和頭頂出現了很嚴重的脫發,這讓他感到痛苦不已,也讓他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很尷尬。“頭四五年的時候掉得特別明顯,尤其洗澡的時候,滿身都是。”為了拯救發際線,孫先生開始早睡早起、飲食規律的生活作息;除此之外,他還會使用藥物進行治療;為了讓自己的發量顯得濃密,他留起了長發......
孫先生說,在持續口服和外用藥的使用下,他的脫發問題確實得到了較好的緩解,但去年,因要準備生小孩,不得已停掉藥物,脫發問題還是卷土重來了。后來一次偶然機會,孫先生從朋友那里聽說,植發可以脫發的部位很快長出頭發,孫先生猶豫再三,最終選擇了植發。孫先生告訴記者,從選擇植發機構,到選擇植發方案,他幾乎沒花費太多時間。“一個單位10塊錢,從額角到頭頂,總共值了3500個單位,最終花了3萬多元。植發之后,關鍵是年輕了,不僅形象年輕了,心理也變得年輕了。”
同樣被脫發困擾的還有家住蘭山區的80后李陽陽,今年剛剛30歲的他,早在幾年前頭部毛發開始參差不齊時,就壯士斷腕般地選擇了剃光頭,從此一頂鴨舌帽成為了他的標配。李陽陽告訴記者,他屬于遺傳性脫發,如要追溯歷史根源,早在他曾祖父那一輩起,家族基因里就埋下了“脫發”的基因,“甚至可能更早”。因此,在他上大學的時候,他就已經預計到自己會比同齡人提前面對“脫發”危機,為此,他做過不少心理“建設”。
“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,但看著頭發大把大把掉的時候,還是很焦慮。”李陽陽說,他也曾嘗試過藥物治療,但都毫無效果。“植發對于我來說太貴了,而且我也咨詢過醫生,醫生說像我這樣的情況,即使植了發,頭發存活的概率也低,所以也就放棄了。”
建議:
謹慎選擇植發
植發需選擇正規醫院或相關機構
“不是所有脫發都需要植發,日常生活中,一個人每天掉幾十根頭發是正,F象。”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目前,脫發成為很多人的煩惱,其實臨床上對于脫發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,脫發人群要坦然面對,通過醫療手段去解決問題。
據業內人士介紹,脫發是皮膚科比較常見的現象,一般有兩大類:一是斑禿,與免疫失調有一定的關系;另一類是雄性脫發,也叫溢脂性脫發,跟體質、遺傳、體內激素水平等有關系。除了斑禿和溢脂性脫發,很多脫發還和遺傳有關系。如果發現脫發比較嚴重應盡早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檢查治療,聽一聽醫生的建議,對癥下藥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對脫發患者很重要。
業內人士表示,對于重度脫發者來說,當無法用藥物刺激毛囊重新生長,這個時候植發就成了擺脫脫發煩惱比較好的方法。臨床實踐證明,植發效果明顯、見效快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植發的方式對脫發進行治療。但是,植發雖好,并非人人適合,植發需要患者自身符合植發的條件,如果強行種植,達不到效果不說,還會面臨一定的風險。
目前,市面上的植發機構可以分為四種類型,分別為公立醫院植發科、醫療美容醫院的植發科室、全國連鎖植發機構、非全國連鎖植發機構。其中,全國連鎖的?浦舶l醫院最受消費者的歡迎,服務好,安全性有保障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植發產業在迅猛擴張的同時,問題也層出不窮,他建議患者選擇去正規醫院或相關機構植發。且植發時,需查看植發環境不達標、器械消毒不到位,最關鍵的手術醫師和護士具備不具備植發經驗等。
臨報融媒記者 孫飛霞 褚菲菲